《大学》之道,讲的是道。我们都是行在人生之路上的旅人,寻找一条适合自己,最正确的道路,付出毕生的精力,是无憾。
《山东风景园林史》从计划到编写,已过数载有余,恰逢2020年末之际,《山东风景园林史》的总结会在济南如期召开,也是对多年心血的一次充分肯定。山东省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会长李端杰、主编贾祥云、编委戚海峰、乔敏、赵晓平、刘德永、曾全银、孔源等人出席了此次会议,会议由我集团董事戚海峰先生主持召开。
俗话说“读史使人明智,鉴以往而知未来”、“欲知大道,必先知史”,历史不仅关乎历史观、知识面,谈吐气质,更关乎人生观、眼界和格局。历史的地位也就决定了此次编写工作的任务的艰巨。
截止到2020年12月下旬,编委会六易其稿,已完成100余万字的《山东风景园林史》书稿,其书稿包含总论及先秦、秦汉、魏晋、隋唐、宋金、元明清及近代、现代八个时期的园林发展状况及典型案例等内容。2020年12月上旬,编委会与上海科技出版社达成初步出版协议,计划出版四卷,分古代园林2卷、近代园林1卷、现代园林1卷,共计180-200万字。
回望过去,我们的脚印里,写下了生命的印痕。
在会议上,《山东风景园林史》主编贾祥云先生总结了这一年来的编写工作。
他是这样说的:《山东风景园林史》是一部从有字历史到无字历史,最后形成山东有特色的风景园林史。
这是对这一年以来编写组成员的充分肯定。
贾老先生从三方面对此次编写工作进行了总结,首先读好有字之史,向历史、文献、史册汲取知识。山东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泰山在这里崛起,黄河在这里入海,孔子在这里诞生,得山、海、湖、河、泉之势,物华天宝,人杰地灵。先人给我们留下大量历史文献、文物古迹,山东编委会首先组织人员,认真向历史学习,制定科学合理的编写规划,认真学习各类文献,在此基础上,十六地市分别在编委会指导下,完成各自的史稿。编委会夜以继日,伏案半年,呕心沥血,初步完成《山东风景园林史》。
其次,考察无字之史,向自然、遗迹、文物索取智慧。编委会在十六地市支持下,跋山涉水,披荆斩棘,筚路蓝缕,冒着酷暑,顶着严寒,不畏艰辛,对全省进行考察和研究,探索未知,揭示来源,认真挖掘、整理和诠释。
最后,贾老先生引用了毛主席的话:山东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生息地,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。他表示山东也是中国园林重要的发祥地之一,山东园林史的编写,前无古人,从来无人问津,今天时代的重任落在我们身上,应义不容辞,责无旁贷,以奉献精神写好《山东风景园林史》。
威海园林编写小组在董事戚海峰先生的带领下,一边脚踏泥土,一边仰望苍穹,千里迢迢或许就只是为了一块砖,一片瓦。冒着酷暑,顶着严寒,不畏艰辛,进行考察和研究,探索未知,揭示来源,认真挖掘、整理和诠释。
修得一身正气朗朗,走出一路明亮的风景
在历史长河中,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,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,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,要结合新的实际发扬光大。
会议中由乔敏代表编委会全面汇报解读《山东风景园林史》书稿。会长李端杰发表了衷心的感谢,感谢编委会成员的艰苦努力、勇挑重担、甘于奉献、和十六地市参编的单位的大力支持、积极配合。
这项成果是山东园林历史的一次总结创新,大家本着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山东文化、无愧于山东人民的奉献精神,弘扬了山东优秀的传统文化,增强了文化自信,体现了“山东园林人”的奉献精神。
人生之路,难在攀登。一步一步向上的路途,是艰辛的,在我们用尽全力去攀登,站在山巅,才会发现这一路走来,风光无边。有一天老去,我们回忆当年,能够笑着说出几个故事,那就是圆满。过去的一年,路途漫漫,园林相伴,新的一年,值得期待。